“融资难”是困扰市场主体的老问题,对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问题尤甚。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并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类“直通车”如何既开快又开稳,直达中小微企业?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近期陆续推出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给出了答案。“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向中小微企业,这也成为11条措施中的“重头戏”。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11条措施中有6条都非常明确地从各个方面支持和推动小微企业融资,使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顺畅,成本更低。比如,11条措施的第一条即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完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
“该办法以小微企业融资各环节为主线,以是否降低融资综合成本与提高融资效率为标准,充分考虑商业银行个体差异和小微金融业务实际,设置差别化评价指标,对商业银行落实尽职免责要求,给予小微企业贷款差别定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考核更强调精细化与差异化,有助于激励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经过多年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要看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不平衡,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不平衡,金融业与配套金融服务之间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
近年来,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小微金融加快发展,但供给与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也是促进金融平衡、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六保’任务中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都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温彬认为,金融可以更好地发挥服务小微企业的作用。而11条改革措施围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等进行一系列部署,必将推动银行以更大力度服务中小微企业,进而助力落实“六保”任务。为了给中小微企业、个体户“雪中送炭”,《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谈及创新“直达型”货币政策工具,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一是要确保企业资金可得性的持续性,二是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要有更好的担保和征信机制。在相关部门的部署下,直达实体经济的两个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日前迅速“出炉”,这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无还本续贷,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预计延期政策可覆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
4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底下降0.7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明显提升。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对超过1.2万亿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进行了延期。“据了解,很多中小微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不仅包括贷款利率,还有担保费、评估费、财务顾问费等费用。
为降低担保费率,充分发挥风险分担作用,11条措施中就包括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行业绩效评价指引》,推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金融委宣布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反应速度快、力度大,既布局全面,直击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展开了下一阶段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全景图。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包括信贷、股市、债市、票据以及资管等各类融资渠道正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全面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记者姚进)。
本文关键词:新京葡最新官网
本文来源:新京葡最新官网-www.crypthedge.com